关闭
首页 > 新闻中心 > 正文

大河||在路上,风景与我同行|《神龙》书刊复刊第237期

2019-12-24 09:30:56    浏览:0    点赞:0 QQ咨询 微信联系 收藏关注

1.jpg

《神龙》书刊复刊第237

 在路上,风景与我同行
        

河南鲁山 大河

 

(一)
告别家乡
告别一个沉甸甸的秋
从晨曦中出发

领卡
领取一个微笑
领取一个永不回头的方向
汇入熙熙攘攘的车流
与自己赛跑
对面的车
形同陌路

用脚划桨
瞪着发涩的眼睛
身佩斜带用力 拉着车子前行

路边一群悠闲啃草的马儿
望着匆匆前行的人们
突然间恍然大悟
好似懂得了它们失业的理由
   2.jpg    

(二)

行走在黄淮大平原上
一个沉甸甸的秋泛着金光
一排排新居
一幢幢新房
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盖上
新时代的印章
跨过淮河
越过长江
昏昏欲睡被微凉的江风
唤醒

山渐次高涨
依次展开的画卷
是无尽的风景

   9月20晚,于九华山服务区

   4.jpg    

 沐澡塘

偌大的一面水塘
朱元璋曾在此沐澡的传说刻写在墙上
古宅 新房倒映在
薄雾氤氲的水面
啪啪的捶衣声
把我从睡梦中惊醒

“白发谁家翁媪,醉里吴音相媚好”
晨曦中走来了挎蓝洗衣的
阿妈和大嫂
下夜班的小伙和上早班的姑娘匆忙地打着招呼
现代与传统在这里交汇
一个诗意的远方
叙写着“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美丽仙境
          2019年9月20日于兰溪

  5.jpg    

 余麻车

猜想
这里很早可能住着一户
天天纺麻织布姓余的人家
有低矮的老房
有豪华的别墅

一位五十多岁的大姐
抱怨说她们尽生儿子
生不出女儿
可能是水土的问题

村子不大
尽生儿子的地方
却只有稀稀落落二十几户人家
      2019年10月5日于余麻车村

  6.jpg     

万善村

我不知道这个村庄的名字
只知道村里人都姓胡
一位曾经外出放蜂的大叔
帮我安顿了下来

东家大妈拿来了青菜
西家老奶奶拿来了番薯
说声感谢的话
又说你太客气

晚上
安然入睡在软软的
醉里翁媪的吴音里
游走在鲁迅先生笔下
文打武斗的社戏里
徜徉在百草园和三味书屋里

挥挥手作别刚刚熟悉的
阿姨
小小的万善之地
一个个小小的善举颠覆了过去那固执的偏见
默默地
把一份份最朴实的爱
深深地记在心里
         2019年10月8日于兰溪

  7.jpg     

  一位唱歌的老人

站在门口
放声歌唱
一首洪湖水啊,浪打浪
一会儿又纵马驰骋在草原上
一曲葫芦丝又令人心荡神扬

住的是低矮的楼房
而心儿和天空一样敞亮
欢乐的歌声和着桂花树的清香
四处飞扬
村子里的人们也许习以为常
而我禁不住
为这位快乐的老人深情鼓掌

骑上一辆三轮
老人边走边唱
快乐的歌声
在金秋的阳光里荡漾
           2019年10月20日于义乌上溪乔里何村

     下宅村
—— 我与共产主义坐在对面

这里是义(乌)西山区的一个千人聚居的村庄
青山相拥,小溪环绕
一幢幢小楼错落有致
家家门前红花绿草
村口小公园古亭连着长廊
我在这秋意盎然的季节里
在村中心的广场里徜徉
我仿佛看到了年少时在学堂里天天歌唱的共产主义的伟大梦想

古朴典雅
宽敞明亮的大礼堂
一堆堆老人
打扑克   搓麻将
品清茶   拉家常
每天中午和晚上
老人们提着自家的饭篮
三三两两
去礼堂后面的居家养老中心 大食堂
打取饭菜,干净卫生,品种多样
(她)们只需缴纳象征性的费用
岁数大的或者困难的群众
这些待遇免费尽享
他们饱含沧桑的脸上洋溢着新时代的荣光
他们好多都曾经
为了早点儿实现共产主义
集中力量苦干,吃过
大跃进时期的“大锅饭”
欲速则不达
美好的愿望成了几代人
挥不去的痛伤

有苦就有甜
有梦想就一定会实现
在那个七九年的春天
一位老人大写了改革开放
的不朽诗篇
但社会主义的宗旨永远没有改变
当年的大锅饭
经过历史的辗转
终于在改革开放的今天
终于把几代人的梦想实现
   O一九年十一月二日于下宅村


0
!我要举报这篇文章